| 2025年 7月10日 星期四 | 添加收藏 / 设为首页
首页 法院概况 机构设置 新闻中心 司法公开 诉讼指南 法学园地 法苑文化 专题报道 庭审直播 执行信息公开 党建工作 预决算公开

 

拜泉法院三道镇人民法庭“三型法庭”建设有特色

  发布时间:2016-07-18 09:56:34



 

近年来,拜泉法院三道镇人民法庭紧扣时代发展要求,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积极打造“服务型、效能型、阳光型”的三型人民法庭,为辖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司法保障和司法服务。特别是把方便人民群众诉讼作为做好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提供高效便捷的司法服务,采取巡回审判、联动调解等司法手段处理辖区矛盾纠纷,积极推进基层人民法庭诉讼服务站和科技法庭建设,让司法服务零距离,阳光司法无处不在,得到了辖区群众广泛认可和真诚欢迎。

创新模式求便利

“现在在家门口就能把案子立了,打官司确实比以前更方便了!”近日,家住拜泉县国富镇通肯村的李大爷(化名)在家门口就把一起土地纠纷立了案。

像李大爷这样的情况并不稀罕。自2014年开始,三道镇人民法庭根据辖区部分乡镇偏远、交通不便的实际,陆续在辖区六个乡镇推出了诉讼服务点,法院诉讼服务中心的大部分业务均可在老百姓家门口的诉讼服务点完成。诉讼服务点既是诉讼服务中心的缩小版,也是诉讼服务中心的功能延伸,是该庭打造“服务型”法庭的一个新举措。

此外,该庭科技法庭已于去年4月份投入使用,实现了“阳光型”法庭建设;同时该庭还积极组织全庭法官开展“走基层”“法律三进”“法企共建”等活动,走进辖区单位、村屯,提供司法服务,努力打造“效能型”法庭。

巡回审判到村屯

近日,家住拜泉兴国乡的王姓两兄弟因为一起土地纠纷找到了三道镇法庭。堂弟在改造自家承包田时,将堂哥家相邻的田坎推垮。在村屯干部调解未果后,堂哥起诉堂弟要求赔偿损失。

经法官仔细询问并查看现场后,得知受损的田坎无法确认具体损失,也无法恢复原状,但堂弟又确实存在侵权行为。如果法庭采取诉讼程序处理,可能会出现因堂哥无法提供证据证明其具体损失而被法庭判决驳回诉求的结果。这样不但解决不了问题,还可能导致矛盾激化。庭长郭顺达当即决定采用巡回审判的方式到当地村屯调解。

通过法庭的努力,在村屯干部全力的配合下,最终以两家调换部分土地使用权的方式达成了协议。这样的调解办法看似有些笨拙,但是在以土地为家庭生活根本的农村地区很管用,老百姓也很服气。一起土地纠纷成功调解的背后是三道镇法庭法官立足辖区实际,创新转换工作思维方式的体现。

责任编辑:侯玉忠 刘晓峰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