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添加收藏 / 设为首页
首页 法院概况 机构设置 新闻中心 司法公开 诉讼指南 法学园地 法苑文化 专题报道 庭审直播 执行信息公开 党建工作 预决算公开

 

拜泉法院“回眸似水流年 展望法治梦想”征文作品之十一

法治梦 短歌行

  发布时间:2014-02-18 16:31:40


 

法治梦,短歌行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

大学报到那天刚好是我十八岁生日,一个懵懂的热血文艺小青年从那一刻起走进了恢弘壮阔的法律世界。至今尤记,法理课上辨析法理与道德的关系时,我小心翼翼的揣度社会运行的哲理;宪法课上讲到尊重和保障人权时,我心头升腾着责任与正义。法治理念,犹如朝露,在年轻的心里悄无声息的凝结。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惟有杜康。 ”

恰同学少年,对法律知识无比挚爱、对法律事业无限憧憬,我心中有一粒种子,虽然微小,但它积蓄着长成参天大树的力量。“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逐渐了解法律之后方知仅有热情是远远不够的,书山有路勤为径,一心苦读法律书。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

从知道,到懂得。我作出了重要的决定:志愿将法律工作作为毕生事业。但路漫漫其修远兮,司法考试犹如大山屹立面前,没有捷径逾越,只能愚公移山,苦读自律。内心也有彷徨,也会怀疑自己的智商,但如今回想,那段宝贵的学习经历让我的基础更加扎实、让辩法析理的能力更有长进,知识更加融会贯通,“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学习法律的过程中遇见了许多志同道合的伙伴,这些师长、同学、同事帮助我开阔视野、答疑解难,忘不了讨论问题时的争执不下、忘不了好友间的促膝长谈。我们曾为彼此的进步欢呼雀跃,也担心自己因为惰性跟不上对方的脚步,感谢有这些同路人,我们一路欢歌,且歌且行。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

当我走进法院这个神圣的殿堂,荣誉感、使命感、责任感油然而生,久蓄于怀的法治梦想,一涌而出汇成长河,我热爱这份事业,也坚毅的守护着这份沉甸甸的责任。基层法院工作中,工作繁杂、琐碎、重复,面对社会中的具体问题,有时也会无能为力、深陷彷徨,但法治梦,正如皓月当空,在眼前、在高出,指引我前行。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宴,心念旧恩。”

回顾不长不短的两年工作经历,有过成绩、有过挫败,受过褒奖、受过委屈,让我不再是一个不经世事的学生,而是逐渐成为有独立思想、学会换位思考、有解决问题能力的法院干警。工作让我不再浮躁,给了我一颗踏实的心,像树根一样深深扎进泥土,我愿意到最基层去做一线工作,哪怕环境不如人意,哪怕路途崎岖颠簸。既然选择远方,就只顾风雨兼程。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法律工作中我收益颇丰,既有关心我的领导和同事耐心的帮助我增加工作经验、优化业务水平,包容我工作中的失误和性格上的稚气,又收获着个人的成长,工作让我逐渐成熟冷静、养成了认真负责的工作作风。基层工作告诉我:不要在意一时一地的得失,要执着于法律事业、执着于职业使命。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理论与实践的碰撞中让我明白,法律不是万能的,充分尊重当事人意愿,在自愿合法的基础上解决纠纷,基层法官要具体案情具体分析,在十三亿人口的泱泱大国,试图通过制定统一的成文法来规范每个人的行为、量化每件事的处理方法,显然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的,这就更要求法官熟稔法律法规、通达世事人情,耐心的解决实际问题。我们的工作每天重复,但当事人也许一生只打一次官司,一线法治工作,牵动着无数群众对法律的敬仰、对法治的信心,案件标的可能只是纸上的数字,而对于当事人那可能是安身立命的本钱;伤残鉴定意见或许只是简单的等级划分,而对于当事人那是身体发肤的痛楚。法官如同医生,法官是在排除社会的病痛,医者仁心,同样,法官是这个社会的良心。

十八大报告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确立为推进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对“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了重要部署,将“依法治国”方略提到新高度。看法院巨变,叹正道沧桑,国家法治建设得到充分保障,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我们法院干警正意气风发,在平凡的岗位上不辞辛苦、默默付出,让法治建设在法律人的共同努力下走进新时代。

责任编辑:丁飞    

文章出处:拜泉法院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