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官的“压力”知多少
当今社会正处在转型期,各种社会矛盾以案件的形式不断涌入法院,这给法院的审判工作带来诸多麻烦,也给法官带来了繁重的审判任务和巨大的心理压力。
案多人少,工作压力大。基层法院的法官在办案数量大幅增长、案件审理难度越来越大的情况下,法官不得不在工作之余加班加点,有时节假日也不能正常休息。特别是少数办案能手,除办理部分普通案件外,还要审理一些社会影响面广、审理难度大的疑难复杂案件和新类型案件,其工作压力之大,可想而知。
缠诉上访,来自当事人的压力大。一些输了官司的当事人还要无端地指责、谩骂或威胁法官,甚至还要控告、打击、报复法官。此外,还有些当事人在网络上发布攻击信息,故意玷污法官的名誉,损害法官的形象。
如履薄冰,来自规章制度的压力大。一系列规章制度和量化考核制度,以及错案追究、竞争上岗、末位淘汰、离岗培训等制度,使得法官承受着难以想象的心理压力。
待遇偏低,生活压力大。因受基层法院机构规格和职级数量的限制,导致很多优秀法官难以得到提升。许多法官整天忙于工作,其职级待遇仍然是一名普通科员,最高享受一个副科级待遇,再加上有的法官配偶下岗、失业和子女得不到就业,其生活压力之大,不言而喻。
质疑案件,社会舆论压力大。随着人们对司法公正的期望值愈来愈高,而且也很迫切。法院的审判工作稍有不慎,当事人不仅会迁怒于法官及其亲友,还会引起社会公众对法院不满。案件一到法院,不少当事人总会对能否得到公正裁判产生质疑,一个努力追求公正裁判的法官最终也很难赢得当事人客观、公正的评价。
为此要在以下几个方面给法官“减压”。一是加大对法院办公经费的投入,不断改善法院的办公环境,增加法官的待遇;二是要关心法官的身心健康,通过体检,谈心等形式,让法官心情舒畅,愉悦工作;三是想千方百计,切实为法官解决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以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四是搞好法院文化建设,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为法官营造一个良好和谐的人文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