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添加收藏 / 设为首页
首页 法院概况 机构设置 新闻中心 司法公开 诉讼指南 法学园地 法苑文化 专题报道 庭审直播 执行信息公开 党建工作 预决算公开

 

做好涉诉信访工作的思考

  发布时间:2014-11-18 10:52:32


 

拜泉法院2014年调研成果交流会材料

 

做好涉诉信访工作的思考

                             

立案庭 李英华

信访工作作为当前法院的首要工作任务之一,已经上升到前所未有的政治高度。但是,在如此重视信访,重视化解矛盾,预防突发事件发生的机制下,也不排除个别案件进京访的情况发生。市、县两级法院面临的信访压力非常大。在当前的信访形势下,信访工作是不是真正得到落实,解决的信访问题越多是不是就真正扭转了信访事件多发的局势,通过信访渠道解决社会问题是不是有效化解社会矛盾的最佳途径。这些问题,在我们思考如何解决信访问题的同时,不免也产生深深的思考。在此,我谈一下对信访工作的粗浅认识。

一、 信访的概念

我们每天都在谈信访。那么,什么是信访呢?200515日国务院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信访条例》第二条规定:信访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采用书信、电子邮件、传真、电话、走访等形式,向各级人民政府及相关部门反映情况,提出建议、意见或者投诉请求,依法由有关机关处理的活动。从概念上看:1、信访的主体广泛,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法人或其他组织;2、信访的形式广泛,可以通过各种渠道反映问题;3、信访工作由行政机关及相关部门,包括司法机关解决问题。

二、 对信访工作重要性的理解

人民法院的信访工作是法院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任务。人民法院作为维护社会公平与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在化解群众矛盾,消除各种不稳定因素,创造和谐社会处于重要地位。法院信访工作是党和国家信访工作有机组成部分,是体现以人为本,创建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是体察民情、了解民意、汲取民智、反映民声的桥梁和枢纽。做好法院信访工作,是协助党委和政府平衡和调整利益关系,消除不稳定因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三、对如何做好信访工作的思路

(一)要建章立制,寻求解决信访问题的新途径

人民法院在信访工作中,应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不断推动法院信访工作实现新跨越。首先,注重各项制度的建立和落实,尤其是“信访五项制度”的落实。一是坚持院长接谈制度,由以前被动地接访,转变为由院长、主管副院长主动约见信访当事人,当面听取他们的意见,解决实际困难。仅2013年一年,我院领导接待上访53人次,大部分问题得以疏导解决,矛盾化解在基层,缓解了市、县两级法院的信访压力;二是坚持建立重大、复杂、疑难信访问题听证制度。采取公开、公平、公正的方式,邀请人大、政法委、地方党委、政府的相关人员参与,妥善处理解决一些老缠访户信访疑难问题。2013年我院召开信访听证会5次,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果;三是坚持建立与当地有关部门的联系制度,建立健全大信访的网络格局、密切配合、协调处理了5起法院不宜受理,又存在信访隐患的案件;四是坚持开展信访代理制,信访代理制作为解决信访问题的新机制,率先在拜泉法院开展。几年来,取得了较好的实效,2013年我院采取信访代理制解决信访案件8起,其中化解进京访案件1起,可能进京访的案件4起,大大地缓解了信访压力。

(二)要有大局意识,化整为零,逐案击破

省、市两级法院对进京访的案件逐月进行通报,从工作情况通报分析看,我市信访总量位次不容乐观,我院虽从未进入一类通报单位,但不能也不敢放松绷紧信访这根弦。实现全市信访总量下降的前提,是要降低各基层法院的信访量,只有各基层院的信访量下降,全市的信访总量才会下降,位次才可能下移。一个基层院也同样,只有相关各业务庭信访量下降,全院在全市的信访量才可能下降。按照这个目标,我院在全院的绩效考评方案中提出,各业务庭要控制信访量,并相应制定奖惩措施。鼓励和调动干警的信访防范意识,增强责任意识。有利于信访案件的源头治理。对于已经发生的信访案件,采取逐案击破的方式,寻找出口。对有理访的案件,穷尽措施,力求化解;对法度之外,情理之中的案件,侧重救助;对无理访的案件,力求稳控的同时,争取进入程序终结报备。2012年我院对进京访的孙宝琪债务纠纷一案,就采取了救助的方式一次性补偿5.2万元,孙宝琪息诉罢访。这起先后有15个裁判文书,历时13年的案件最终画上了圆满的句号。孙桂芝行政赔偿案件是克东法院交叉管辖到我院的案件,2008年以来多次进京上访,经我院审判委员会讨论研究,此案确属无理,多次劝阻上访人无效。经与市院汇报后,将此案纳入终结报备程序。最高院批准后,对孙桂芝未登记、不交办、不转办,并移交克东镇政府稳控,孙桂芝未再访。张贵福行政赔偿案件也通过同样的方式,得以化解,降低了我院在市院进京访的案件数,也降低了全市法院在省院的登记数,改善了信访稳定的大环境。

(三)要防微杜渐,在信访源头上求治本

做好涉诉信访工作,要坚持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原则。既要依法解决群众信访问题,又要增强法官队伍的政治、业务素质,提高办案质量和执法水平,保证司法公正,从而从源头上减少各种涉诉信访问题。

回顾所有的信访案件不难发现,其相同之处在于上访当事人均认为法院的裁判结果对己不利,于是到处宣扬法官办案过程中如何态度不好,如何不公正,如何违反程序,裁判文书如何有差错,并以此为由到处上访。而且随着上访的时间长、地方多,提出的要求也越高,最终发展为进京赴省缠访的后果。对于个别长期缠访闹访者,我们更要以热心、耐心、诚心、公心的态度,做好息诉罢访工作。对每位案件当事人,从接待态度、审理程序、裁判结果、法律文书制作以及结案方式等各个环节都必须耐心细致地向当事人释疑解惑,做到严格执法、热情服务。案件审理过程中倡导调解,调解过程中讲求三点:即找焦点、释疑点、求同点。使各种纠纷通过调解方式得以解决,消除信访隐患。对无法调解结案的案件,也必须做好工作,做好劝导。劝导工作要讲三理:即讲法理、摆道理、论情理,让当事人胜败皆服。

在审判实践中法官要追求依法公平公正地审理每一起案件,从各方面加强自身的修养,牢固树立司法为民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杜绝办人情案、关系案、金钱案,同时要强化法官的业务素质,准确地理解和适用法律,全力化解矛盾,注重案结事了的社会效果,彻底解决信访发生的根源,信访工作才能在良性的基础上进行。

(四)要以解决问题为核心,务求实效

人民法院的信访工作,稳定是硬任务,而稳定的前提,是切实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众所周知,解决一起信访案件谈何容易,尤其是多年沉积的信访案件,重大、疑难、复杂。处理起来,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精力、财力、物力,但越是这样,越要知难而上。我院处理的常立刚信访案件,是十年的积案,这起案件最大的特点是涉案的三方当事人都上访。每次研究信访案件,都作为老大难案件被列为重点。2003630日上访人常玉刚驾驶的解放牌大货车与上访人宋云丽的丈夫冯明才驾驶的农用三轮车在克拜公路相撞,造成冯明才和三轮车上乘坐人上访人刘淑兰的丈夫金文桥死亡。双方各承担事故的50%责任。我院作出(2004)拜民初字第457号判决后,宋云丽、刘淑兰申请执行。在执行过程中,我院依法查封了常立刚的解放牌货车并扣押在交警队,在保管过程中,货车的发动机等主要零部件丢失,致使此案引发三方当事人上访。宋云丽、刘淑兰上访案件不能得以执行到位,常立刚同意赔偿,但作为赔偿的唯一标的物毁损,也上访。针对这样一起挠头案件,我院领导组织召开了信访小组会议,亲自部署、亲自落实,找出解决这起案件的“根”在于标的物毁损的赔偿。时过多年,已无从查起责任人,最终争取县政府的支持,一次性拨款15.6万元,既保障了宋云丽、刘淑兰的利益,又赔偿了常立刚的损失,三方当事人均息诉罢访。

还有许春山建设工程承包合同纠纷案件,郭天民房屋拆迁补偿等十几起案件,都是积压多年的信访案件。存在着严重的进京访隐患,在我院领导的高度重视下,多元化解,都以息诉罢访的方式结案,促进了我院信访环境的稳定。

(四)责任倒查,确保警钟长鸣

一起信访案件的引发,在不经意间就可能发生,但一起信访案件的处理,却要费尽心思,穷尽各项措施,才能得以解决。所以,一起信访案件,即使以息诉罢访的方式结案,也应该回过头来,仔细分析引发的原因,实行错案和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度,对产生信访案件的责任人要实施问责机制,并以此为戒,确保同样类似的情况不再发生,确保警钟长鸣。

四、对不规范信访行为的一点建议

近年来,各级人民法院通过畅通信访渠道,解决了一大批重大疑难信访案件,但是不是这样,就真正扭转了信访案件多发的局面呢?答案可能是不尽然。究其原因,不排除信访案件所产生的恶性循环效应。信访确实解决了一些问题,同时,有的人也产生了一定的误解,认为案件不访不能解决,无论是在程序中未结案的,还是无诉讼程序的案件,上访人不断地缠访、闹访,甚至无理取闹,开出的条件漫无天际。针对这一情况,就存在一定信访程序问题,国家虽然对非正常上访行为有明文规定予以打击,必要时可以采取训诫、拘留的方式,阻止这种行为的发生。但不是针对所有的上访人均可行,有的人年龄较大,身体又欠佳,不符合拘留条件,采取盯人防守的方式,又有限制人身自由的嫌疑。如何有效地控制越级访、非正常访行为的蔓延,已经成为我们解决信访问题的难点。建议国家信访部门针对这一局面,可否通过立法的方式对上访人离开户籍地予以严格限制,并结合互联网的方式将越级上访的当事人予以通报,将上访行为规范到井然有序的轨道上来,便于合理的信访诉求得以解决,无理的闹访行为受到阻碍。

法院的信访工作艰巨而复杂,如何做好法院的信访工作,妥善化解社会矛盾,是我们每一名法官的职责,我们只有坚持不懈的努力,依据法律、依据政策,争取支持,相信法院的信访环境会呈现良好的态势。

责任编辑:侯玉忠 王杨    

 
 

 

关闭窗口